时间:2022-11-26 13:28:11 | 浏览:17
作者:诗与星空
来源:雪球
8月12日晚,保利地产发布2019年中报。
业绩非常耀眼: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711.41 亿元,同比增长 19.48%,主要来自项目竣工交付的结转面积与结转单价的提高。公司房地产业务结转利润水平持续改善,房地产结算毛利率为 40.96%,较去年同期提升 5.68 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提升至 39.77%和 18.22%。同时,因结转项目权益比例提高,实现归母净利润 99.55 亿元,同比增长 53.28%。
作为房地产企业,利润太容易操作,最值得关注的自然是现金流量表,公司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超过162亿,甚至超过2018年年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躺着数钱的节奏。
一片歌舞升平的背后,半年报中一个自我吹嘘的数字引起了表哥的注意: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 2710 亿元,有息负债综合成本仅 4.99%。
简单乘一下,有息负债综合成本换算成金额是135亿元,而半年报显示,同期公司的净利润是130亿元。
好像哪里不对。
一、房住不炒的深层意义
2018年以来,对于房地产,顶层不断强调“房住不炒”和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引导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依附于房地产行业的其他行业非常多,诸如家电、基建、机械等,健康发展不是打压,也不是涨到天价,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都至关重要;二是引导市场的资金注入其他实体经济,促进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过,正是房住不炒的推进,导致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寒冬”。2018年,万科喊出了“活下去”,几乎所有巨头都在收缩规模,回笼资金。恒大、碧桂园、融创无一例外。
而同期的保利地产却在扩大规模拿地。
二、华丽业绩背后的融资成本
拿地需要钱,很多钱。
房地产企业就是一台台的人民币焚烧机,2019年上半年,公司签约2500亿,新拓展项目 44 个,新增容积率面积 826 万平方米,总成本 533 亿元。
由于拎着钱来签约客户络绎不绝,公司账面预收账款余额3600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还会有2710亿的有息负债?
也许有人说,盖房子拿地需要很多钱,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就在于,公司账面超过一千亿现金,借款金额却还在增加。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回笼 2168亿元,回笼率较去年同期上升 8 个百分点至 86%,在资金趋紧的背景下实现回笼率显著提升。
一边哭着喊着回笼资金,一边又扩大借贷规模。
几千亿的来回倒腾,融资成本上百亿,净利润才135亿。这究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还是一家人民币进出公司?
这样的资金运作逻辑,作为一个老财务,看不懂。
利润表显示,公司的利息支出29亿,已经接近净利润的四分之一;半年报明细表显示,公司计入存货的利息(资本化)高达105亿。公司的利息非常高,同时,利息资本化率也非常高。
小贴士:利息资本化是指计入资产的利息。根据会计准则,符合条件的利息,可以计入存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项目,被称作利息资本化。常见于房地产企业,但是保利地产资本化的利息远超常规。
从报表来看,按照表哥的定义,这属于严重的存贷双高。
坐等交易所的半年报问询函。
三、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的真相
表哥一再强调,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量表比利润表更重要。
因为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的财务手法非常多,房企的利润可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调整和修饰。
但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通常很难修饰。
2018年,几乎所有房企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都是巨额正数,说明大家不约而同的开始回笼资金,减少拿地。
保利地产看起来也是这样。2018年年报和2019年中报,都超过100亿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然而,这些钱,并不完全是售房款。
保利地产通过“合作方”来调剂经营性现金流,手法非常老道。
有关单位往来放入了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里,都有哪些单位呢(不凑字数了,部分截图吧)?
现金流不够了?来,兄弟们出钱填一下就好了!出完报表再还回去就好。
剔除掉这些合作方往来的现金流,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其实是巨额负数!
按照现金流量表的填报规范,按理说,这类现金流是不应该放入经营性现金流的,某种意义上应该算筹资,给阅读报表的投资人造成了误导。但是,它这样填报也不能认为错。
这是经典的合理利用会计准则的案例。
四、多元化转型还是忽悠式转型?
往年的年报和今年的半年报中,保利地产一再强调:“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以房地产金融和社区消费服务为翼”的“一主两翼”业务。
可以理解为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之举,随着调控的持续进行,许多房企都开始转型,比如恒大从事健康、新能源。
保利的两翼进展如何呢?
半年报显示,公司的“其他”业务基本上不成气候。当然了,也不能完全小看这部分业务,毕竟半年超过30亿的营收,规模也比得上不少中小上市公司了。
但是实质上,这些业务主要是保利物业带来的。
楼盘多了,物业公司雨露均沾,再正常不过了,很多房地产公司的所谓多元化发展都采用类似方式。其中,保利物业正在筹备海外上市。
半年报中提到:保利物业积极加大业务外拓,截至 4 月 30 日,合同管理面积约 3.7 亿平方米,在管面积近 2.0亿平方米,其中外拓项目在管面积近 0.9 亿平方米,并已向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递交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并上市的申请材料。
保利投资顾问继续推进与业界龙头合富辉煌的战略合作,加大与外部开发商的合作,报告期内新进入城市 11 个,累计覆盖城市超过 200 个,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商业管理上半年新拓展购物中心、酒店和公寓合计 7 个项目,以轻资产模式继续推动品牌及管理输出。
9月12日,保利地产(600048.SH)公告称,公司将名称变更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 Poly Development Holding Group Co.,Ltd.)。对于变更公司名称的理由,保利地产在公告中表示
9月13日,保利地产(600048.SH)发布公告称,为体现公司多元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两翼业务市场化发展,公司拟将名称由保利地产更名为保利发展。这是2018年,第4家地产公司提出更名,去地产化。拓展多元化业务,保利地产更名为保利发展据保
9月13日晚,在广州保利洲际酒店,保利地产宣布正式升级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600048,以下简称保利发展)。保利发展将致力于打造“不动产生态发展平台”,以不动产投资、开发、运营、资本运作为基础,提供基于行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
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史上寿命最短的重组。11月29日午间,保利地产与保利置业公告称,因有重大事项或内幕消息要公告而停牌。但投资者还没有来得及畅想保利地产与保利置业的重组空间,当日晚间,两家公司就再次公告称,经与相关方磋商,认为重组时机尚不成熟
证监会有风声放出,在未来的大半年时间里,涉及地产重组、增发、公司债都不被受理。中房报记者 曾冬梅 广州报道风传多年的保利地产、保利置业重组事宜随着一纸公告终于揭开面纱,市场期待颇多。然而戏剧性的是,一天之内二者的重组却闪电终止。11月29日
11月29日晚间,央企保利地产(600048.SH)宣布保利地产与保利置业合并重组的筹划宣告流产,同时宣布股票明起复牌。而这距离保利置业宣布暂停交易称有内幕消息公布仅仅过去了10个多小时。保利地产公告称,保利地产此次筹划的事项为保利地产发行
财联社12月25日讯,“为了避免收购标的实际控股人发生变化而触发要约收购,该50%股权交割完成后,保利地产也不会并表保利置业,仍将由保利集团合并其财务报表,但是未来境内所有新增的项目都将会由保利地产为主来开发。”日前,在审议与保利置业整合的
置顶:点击上方蓝字“观点”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快速获取房地产新鲜深度资讯。观点地产网围绕着保利地产和保利置业的整合,终于揭开了序幕。11月29日早间,保利地产披露,其正在筹划重大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
保利地产:同为央企,保利是如何做到规模第一?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保利集团旗下控股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上市公司,成立于1992年,经过十年扎实发展,2002年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遂开始实施全国化战略,连续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于2006年在上海证
带着重返行业前三的目标,保利地产(600048,SH)在加快央企整合之余,不断拓展多元化业务发展,拟更改公司名称。9月12日晚间,保利地产公告称,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保利地产将更名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月13日晚,在广州保利洲际酒店,保利地产宣布正式升级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600048,以下简称保利发展)。保利发展将致力于打造“不动产生态发展平台”,以不动产投资、开发、运营、资本运作为基础,提供基于行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
【环球网房产报道】9月7日,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048.SH)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证券简称的议案》,同意将公司证券简称由“保利地产”变更为“保利发展”,公司证券代码“600048”保持不
8月23日晚间,保利地产公告称,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证券简称的议案》。同意将公司证券简称由“保利地产”变更为“保利发展”,公司证券代码“600048”保持不变。 保利地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围绕“一主两翼
36氪获悉,保利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证券简称将于9月14日变更为“保利发展”,公司证券代码“600048”保持不变。
保利地产(600048):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办理,公司证券简称自2021年9月14日由“保利地产”变更为“保利发展”,公司证券代码“600048”保持不变。